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高途美好家庭 | 2022-06-22 16:53:39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其特点包括:

(一)个体性

人际交往的双方的社会角色会影响彼此的人际关系,但社会角色关系与人际关系不同。在人际关系中,社会角色退居到次要地位,而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的人则成为主要问题。

(二)直接性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没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就不会产生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被人们直接体验到。双方在心理距离上的趋近,会使个体感到心情舒畅;若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心情郁闷。

(三)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成分。人际间的情感倾向有两类:一类是使人们彼此接近和相互吸引的情感,另一类是使互相排斥和疏离的情感。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般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

一是定向阶段。定向阶段涉及注意、选择交往对象,与交往对象进行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二是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情感联系。随着双方共同情感领域的发现,彼此沟通越来越广泛。此阶段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 

三是情感交流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沟通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发展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此时,双方会提供评价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真诚的赞许和批评。

四是稳定交往阶段。在此阶段,交往的双方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沟通与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三、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

自我暴露也称自我开放,指在沟通和交往的时候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显示给他人。奥特曼等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自我暴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信任和接纳程度的提高,交往的双方会越来越多地暴露自己。因此,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是人际关系深度的一个敏感的“探测器”,我们想了解我们对别人的接纳程度,通过评估我们的自我暴露水平就可以做到。我们对别人的接纳越多,就会要求对方对我们暴露的越多、越深。但要注意,无论关系多深、多密切,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暴露的领域。我们不能因为关系亲密或者是情侣、是夫妻、是亲子,就要求对方完全地敞开心扉,更不应该随意地侵犯对方不愿意暴露的隐私。否则,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反感,从而导致对我们的接纳性下降。

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水平。一是情趣爱好方面,比如饮食习惯、偏好等。二是态度,如对人的看法,对政府和时事的评价等。三是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比如自己的自卑情绪,和家人的关系等。四是隐私方面,比如个体的性经验,个体不为社会接受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等。

一般情况下,关系越密切,人们的自我暴露就越广泛、越深刻。但有一个特例,就是彼此没有任何关系的人,有可能做到完全的自我暴露。比如在网络聊天的时候,素不相识的网友可以把自己连向最亲密的人都不告诉的隐私和盘托出。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虚拟沟通的情境下,人们觉得对方不可能介入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风险体验下降,尴尬和羞耻感也降低。


四、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每个人都希望交许多的朋友,收获真挚的友谊。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守下列四个原则。

(一)相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任何个体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喜欢是有前提的,相互性就是重要的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都是相互的。

(二)交换性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交换的基本原则是: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或得等于失,至少是得别太少于失。人际关系的发展取决于双方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的选择。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体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四)平等原则

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影响力、对信息的掌握等方面往往是不对等的,这会影响双方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但是,如果平等待人,让对方感到安全、放松与尊严,那么我们也能和那些与自己在社会地位等方面相差较大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心理学家舒茨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他称自己的理论是基本人际关系取向(FIRO)理论,其主要观点是:

第一,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是指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支配需要是指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情感需要是指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

第二,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果不能满足,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

第三,对于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人们有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两种满足方式。这样,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再加上主动与被动的满足方式,就构成了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取向,即主动包容式、被动包容式、主动支配式、被动支配式、主动情感式和被动情感式。

主动包容式是指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被动包容式是指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退缩,孤独。

主动支配式是指喜欢控制他人,能运用权力。

被动支配式是指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主动情感式是指表现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亲密。

被动情感式是指对他人显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第四,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包容需要:如果儿童与双亲交往少,那么就会出现低社会行为,如倾向内部言语,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参加群体活动等;如果儿童对双亲过分依赖,那么就会形成超社会行为,如总是寻求接触,表现忙乱,要求给予注意等;如果儿童与父母适宜地沟通、融合,那么就会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无论是群居还是独处都会有满足感,并能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良好。

支配需要:如果双亲对儿童既有要求,又给他们一定的自由,使之有一定的自主权,那么就会使儿童形成民主式的行为方式。双亲如果过分控制,那么就易于形成专制式的行为方式,如儿重倾向于控制他人,易独断专行;或者形成拒绝支配式的行为方式,表现出顺从,不愿负责,拒绝支配他人;或者焦虑过重,防御倾向明显。

情感需要:如果儿童在小时候得不到双亲的爱,经常面对冷淡与训斥,那么长大后会出现低个人行为,如表面友好,但情感距离大,常常担心不受欢迎,不被喜爱,从而避免有亲密关系,如果儿童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长大后会表现出超个人行为,如强烈寻求爱,希望与人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如果儿童能获得适当的关心、爱护,就会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长大后既不会受宠若惊,也没有爱的缺失感,能恰当地对待自己。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的形成与群体的解体,提出了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过程的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地发生。群体解体的过程的顺序相反,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导致群体解体。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高途”字样的版权归高途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阅读

【青春期】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青春期】想和孩子更好地沟通要这样做!

【青春期】孩子发育特征要注意!

【青春期】进入青春期,我们要拥有哪些能力?

【青春期】14岁现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