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途美好家庭 | 2022-06-21 16:18:06
家长经验
心理测量虽然只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学科之一,也是心理学中较年轻的分支,但是其思想实践源远流长。我国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就被中外学者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量的实践。在古希腊,测验作为教育的附加物,既测量智力技能,又测量运动才干。在中世纪,欧洲的某些大学已开始使用考试方法。但科学的心理测量则是于工业革命成功后的19世纪的欧洲发展起来的。
一、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F.)。作为达尔文的表弟,他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提出人的不同气质特点和智能是按身体特点的不同而遗传的。为了研究差异的遗传性,便设计了测量差异的方法。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测验,但是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高尔顿也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他第一个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并由他的学生皮尔逊(Pearson,K.)加以发展,创立积差相关法,这使判定心理测验的信度、效度和进行因素分析成为可能。
另一个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Cal-tell,J.M.)。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在此文中,卡特尔写道:“心理学若不立足于实验与测量上,绝不能够有自然科学之准确性。”又说:“心理测验如果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则其科学的与实用的价值都可以增加。”他当时就极力主张测验手续和考试方法应有统一规定,并要有常模以便比较。所有这些都是测量学上的重要概念。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也对心理测验产生了浓厚兴趣。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作为委员之一,比内(Binet,A.)极力主张用一种测验的方法去辨别和发现智力落后的儿童。经过他与助手西蒙(Simon,T.)的精心研究,次年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他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这个量表很粗糙,但它在心理测验史上极其重要,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人们常说19世纪80年代是高尔顿的十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十年,20世纪头十年则是比内的智力测验的十年。在此以后、心理测验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发展。
(一)操作测验的发展
比内-西蒙量表大半是文字材料,对于未受过教育的儿童无法使用,尤其是在理论上这类量表有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即偏重于用语言文字材料去测量智力,只能着重测量到智力的一个方面,而不能有效地测定整体的智力。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实际上的需要,所以就有操作测验的问世和发展。
(二)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都是个别测验,每次只能测查一个人,这在时间上是很不经济的。而运用团体测验则在同一时间可以测量许多人,这是心理测验方式的极大进步,也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团体测验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推孟的研究生奥蒂斯(Otis,A.S.)所编团体测验的基础上编制出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广泛用于美国军队对官兵选拔和分派兵种的需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此种测验经改造广泛用于民间,尤其为教育和工商界普遍采用。
(三)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是因素分析盛行的十年,在此期间,多项能力倾向测验被编制出来,这些测验为分析个人心理品质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适用的工具,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普通能力倾向(智力)测验也向多元化发展。在这里要特别提及的是韦克斯勒(Wechsler,D.)所编的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他将智力量表分为言语和操作两部分,每个部分又包含有不同的分测验,这样不仅可计算IQ总分,也可区分智力的不同侧面。
(四)人格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验的另一领域是涉及情感或行为等非智力方面的人格评估,通常包括对性格、气质、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人格测验的先驱是克雷丕林(Kraepelin,E.),他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而1920年问世的罗夏测验则是投射测验的发端。自20世纪40年代后,人格测验逐渐增多,并在技术上得到改进,如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等。
二、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近代心理测验大约源于1914年前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曾两次修订过比内-西蒙量表,但自此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的心理测验工作由于多种原因一直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心理科学的恢复和发展,心理测验工作也开始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1979年后,全国各地的心理学家组织起多个协作组,先后对国外广泛采用的智力和人格测量工具进行修订。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免责声明:
1. 文章来源中标注带“高途”字样的版权归高途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2. 转载文章已标明其真实来源,如涉及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更多阅读
【青春期】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疾病?
【青春期】想和孩子更好地沟通要这样做!
【青春期】孩子发育特征要注意!
【青春期】进入青春期,我们要拥有哪些能力?
【青春期】14岁现象是什么?